染廠一轉季節,為什么質量問題就會多?
2022-07-25
12
12
染色水質影響
01
硬 度
一般認為硬度50ppm以下無影響,20ppm已經是很好的水了。
筒子紗染色水質也不過如此,但水中銅鐵離子含量要注意。
通常活性染色在50ppm以下較好,關鍵是金屬離子含量,特別是鐵離子,會導致色光的變化,建議測一下水的電導率。
達標排放的廢水回用于漂染生產,產品容易產生色花的主要原因是水的電導率偏高;漂染廢水回用應關注廢水的電導率。常規的污水處理方法不能有效去除導致廢水電導率高的金屬離子,必須通過反滲透膜處理才能去除。
水質硬度過大會在鍋爐壁上結水洉,水中的鈣、鎂離子可以使皂類沉淀。染色不均,織物手感差、織物發黃。降低退漿用酶的活性,降低上漿材料的溶解度,與整理配方的化學劑不相溶。
處理方法可以用EDTA或三聚磷酸鈉試試用量2g/l,更好的是購買專用的金屬離子封鎖劑;染色用水如未經軟化處理,或厚布中常含有金屬離子經常造成染色不均(不良)的影響.所以在染色過程中加入鰲合分散劑防止金屬離子影響,并可以促進沅除效果。
但EDTA(乙二胺二醋酸),DTPA,NTA,磷酸鹽.葡萄糖酸等鰲合分散劑可能會將染料中之金屬離子鰲合出,造成日光牢度下降及變腿色.故而有網友推薦多磷酸鹽類,多元醇酸類之鰲合分散劑。
實例:
現工場染棉所用水為地下水,沒有經過軟化及過濾處理,之前所染出來的筒紗很明顯能看到一層泥垢,現在水中加入少量漂白粉,得到少許改善,但筒紗染出來后都有底層手感發澀,色光淺及暗,正反轉調試過,軟水劑也加過,但效果不明顯,再進一步查證,在前處理煮練底部已有層差水質硬度約130ppm。
原因:
水質太硬,地下水染色紗,水質太硬及太多雜質,可能導致你的色紗筒管內層紗層污,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先把地下水抽到地面沉淀,軟水,再用過濾器將水過濾,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但投入要大一點。
02
雜質及微生物
陽離子性的軟片工作液在河水中不穩定,其與河水中的微生物發生絮凝,產生黃色絮狀物,沾在織物上,經過烘干、定型后就會在織物上形成黃斑,因此可以知道,為何在5~6月份溫度較適易藻類繁殖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質量問題,而到了秋冬季節就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
水質的好壞對配制柔軟工作液的穩定性、柔軟整理后織物的白度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印染廠在生產時盡量使用處理過的水。
有的廠家使用經活性炭過濾后的水質時還是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這是因為微生物很小,活性炭不能完全吸附、過濾, 所以在水處理之前的沉淀池里加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使之與水中的微生物絮凝,再經活性碳過濾,就可以提高水處理的效果;此外活性碳必須定期清洗或更換。
如上述方法不可行或仍不能杜絕質量問題,建議廠方在藻類繁殖旺盛的時候使用非離子、陰離子軟片或用非離子軟片拼用硅油進行手感整理。
在黃斑產生較多的廠家,用氨基硅油整理未發生此類情況。
冬天對于印染廠也不是好兆頭,水質較差。
03
p H 值
對于活性染色,pH值為7~9時,產品的色差正常,說明該pH值范圍對產品色差影響不大,少量堿的存在不會改變或破壞活性染料分子的顯色基團。
當pH值為8.5時,織物的皂洗色牢度和濕摩擦牢度為3級,不能達到客戶要求;當pH值進一步增大時,色牢度變差,可知水中堿度增大,會影響染色產品的色牢度。
污水回用廠進水水質一般要求pH值<9,以保證處理系統的微生物生長不受堿度危害而能正常運行,而回用水質量標準要求pH值落85,最好是接近7。
04
鹽 度
回用系統中的鹽類主要是硫酸鈉,其有兩個來源:
(1)作為促染劑在促染工序加人;
(2)煮漂和固色工序加人的燒堿和純堿,經硫酸中和后,均轉化為硫酸鈉。
回用系統中的極限鹽度為924mg/L,,該鹽度不影響織物染色質量。
05
鐵離子
前處理鐵離子會使雙氧水聚集加速分解,導致布面有破洞產生。
鐵離子會導致染色布面發暗,容易出現色點。至于去除方法,先看含量如何一般15ppm以下則無關緊要,若稍高可加螯合劑。
06
氯離子
單純的氯離子對活性染色是沒有影響的,因為有人用食鹽做促染劑,但其對染缸的缸體是有影響的,要看你所用染缸的鋼材是否耐氯。
若是像自來水,其中含有漂白殺菌用的有效氯,且超過一定標準,就會對染料造成影響了。
圖片
染整用水處理方法
含有鈣、鎂離子等雜質的水叫做硬水,硬水軟化的目的就是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降低水中的鈣、鎂等離子的含量,使硬水軟化為軟水,這種處理過程叫做水的軟化。
目前,水的軟化主要采用化學方法進行,經常使用的有軟水劑法和離子交換法。
一、軟水劑法
該法是用化學藥品作為軟水劑,與水中的鈣、鎂離子作用,或生成不溶性沉淀使之從水中去除,或形成穩定的可溶性絡合物,降低水的硬度。
1.沉淀法
通常使用石灰和純堿,使水中的鈣離子形成CaCO3沉淀、鎂離子形成Mg(OH)2沉淀而從水中除去,從而降低水的硬度,稱為石灰—純堿法,較經濟實用。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Ca(OH)2MgCO3+CaCO3↓+2H2O
MgCO3+Ca(OH)2Mg(OH)2↓+Ca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
MgCl2+Ca(OH)2Mg(OH)2↓+CaCl2
CaSO4+Na2CO3CaCO3↓+Na2SO4
MgSO4+Ca(OH)2Mg(OH)2↓+CaSO4
在去除鈣、鎂離子的同時,水中的鐵、錳鹽等也可以轉變成不溶性的氫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硬水中只加純堿(Na2CO3),經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但由于碳酸鎂在水中仍有一定的溶解度,故軟化程度不高。
磷酸三鈉也是常用的軟水劑,具有較好的軟水效果。
3Ca(HCO3)2+2Na3PO4Ca3(PO4)2↓+6NaHCO3
3CaSO4+2Na3PO4Ca3(PO4)2↓+3Na2SO4
經純堿或磷酸三鈉處理的軟水,往往含有較高的堿度,僅可直接用于堿性條件下的練漂、染整加工。
工業上采用石灰—純堿法進行軟水處理時,是將水與需要量的化學藥品在反應器中混合,處理后放出軟水,沉淀物由反應器底部排出,而純堿和磷酸三鈉往往是在練漂、印染工作液中適量添加,起到軟水劑的作用。
2.絡合法
無機型絡合劑如六偏磷酸鈉,是染整加工中常使用的絡合型軟水劑,它能與水中的鈣、鎂離子形成穩定的水溶性絡合物,而將鈣、鎂鹽雜質去除,起到軟化的作用:
Na4[Na2(PO3)6]+Ca2+Na4[Ca(PO3)6]+2Na+
Na4[Na2(PO3)6]+Mg2+Na4[Mg(PO3)6]+2Na+
由于六偏磷酸鈉在軟水過程中不會產生不溶性沉淀物,更適合于在染整工作液中直接作為軟水劑添加使用,但價格相對偏高。
有機型絡合劑如乙二胺四醋酸鈉和氨三乙酸鈉及一些復合型有機螯合分散劑、有機絡合劑,是更優秀的絡合型軟水劑,少量使用既有良好的軟水效果,生成的水溶性絡合物又穩定,在工業上已有廣泛應用。
二、離子交換法
利用具有一定化學反應活性的離子交換型材料將硬水中的鈣、鎂離子吸附到固體材料中,從而降低水的硬度,達到軟水的目的。常用的離子交換型材料有泡沸石、磺化煤、離子交換樹脂三種,由于離子交換樹脂具有機械強度較好、化學穩定性優良、交換效率高、使用周期長等突出優點,成為工業中大量生產軟化水的主要處理方法。
離子交換樹脂有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兩種。
1.陽離子交換樹脂
陽離子交換樹脂可交換水中的各種陽離子,如Ca2+、Mg2+等,目前廣泛采用國產732型聚苯乙烯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出廠時多為鈉型,這種高分子材料中帶有磺酸基反應官能團,可吸收掉水中的絕大部分Ca2+、Mg2+等,從而使水質軟化。其作用原理如下:先將比較穩定的鈉型樹脂用酸轉型為活性較高的氫型樹脂:
R—SO3Na+H+R-SO3H+Na+
然后將硬水緩慢通過氫型樹脂層,產生離子交換作用,使水軟化:
2R—SO3H+Ca2+(R—SO3)2Ca+2H+
2.陰離子交換樹脂
陰離子交換樹脂可交換水中的各種陰離子,如Cl-、SO42-等,目前廣泛采用國產717型聚苯乙烯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出廠時多為氯型,這種高分子材料中帶有季銨基反應官能團,可吸收掉水中的Cl-、SO42-,可使經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后的水由酸性變為中性,并使軟水進一步得以凈化。其作用原理如下:
首先也將比較穩定的氯型用堿轉型為活性較高的氫氧型樹脂:
R—CH2N(CH3)3Cl+OH-R—CH2N(CH3)3OH+Cl-
然后與已經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的水或硬水緩慢接觸,產生離子交換作用,使軟水變為中性或進一步凈化水質:
2R—CH2N(CH3)3OH+SO42-+2H+[R—CH2N(CH3)3]2SO4+2H2O
3.樹脂再生處理
通常,離子交換樹脂使用一段時間后,樹脂吸附能力飽和,失去化學反應活性。需經必要的再生處理,使其重新具有吸附反應活性。
失去活性的陽離子交換樹脂可用HCl溶液使其再生:
(R—SO3)2Ca+2H+2R—SO3H+Ca2+
失去活性的陰離子交換樹脂可用NaOH溶液使其再生:
[R—CH2N(CH3)3]2SO4+2OH-2R—CH2N(CH3)3OH+SO42-
再生后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又可以重新投入軟水處理過程。由上可見,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在很長時期內反復交替、再生、循環使用,而不需要經常更換。
電滲析法是一種更先進的離子交換軟水法,但設備投資較高、維護繁雜、耗電量大,一般的染廠很少采用。
另外,如果直接使用江、河、湖等地面水作為水源,在進行水質軟化之前,需預先完成水中懸浮物的去除工作,常采取砂層過濾、凝聚劑吸附、活性炭層過濾等處理方式,使水源無色、無味、澄清、透明后,再進入硬水軟化工序過程。使用地下水或自來水作為水源,一般可直接進入硬水軟化階段。水質常用測定方法可參見相關工具書